山东弘运环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首批“特邀观察员”发表一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观察感言

发布时间:2020-06-17 08:21:22

为推进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创新,主动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宣传统一战线,2019年,生态环境部首次聘请来自媒体、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等多领域的“特邀观察员”,参加了六五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及其他相关活动。一年来,首批“特邀观察员”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建言献策,为传播生态环保正能量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这一年当中,观察员都观察到了什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下几位“特邀观察员”的观察感言↓↓

杜少中

知名博主“巴松狼王”

又到六五环境日,我从部领导手中接过 “特邀观察员”聘书,已经整整一年了。生态环境部颁发“特邀观察员”聘书,2019年是第一次,10位特约观察员来自社会10个不同的方面,十分荣幸我能在其中。

当然,这即是荣誉也是责任。媒体采访问我怎么理解这份责任,我说生态环境部聘任的“特邀观察员”,自然是要“观察生态环境”,特别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情况。我曾长期从事环保工作,这个责任是终身的,就是要和所有关心、关注环境的朋友们一起,去观察生态环境状况,思考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行动。作为环境新媒体方面的一员,就是要带着我们的新媒体,对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美的”人和事,毫不吝啬地讴歌、颂扬、点赞。对“不美的”,甚至有损美丽中国建设的行为和行为人,要勇于批评、鞭挞、拍砖。

过去的一年,我们国家无论是污染防治攻坚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即使在全民抗疫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仍然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春节以来“大气污染与环境容量”不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近这些天朋友圈经常被蓝天白云刷屏,都是很好的例证。虽然任重道远,但人心所向自然力大无穷,环境状况不断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有希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中国梦,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职责,我是生态环境的传播者,更是建设者、保护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一定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观察员”。

董关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成效从“数字指标”到“切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不仅体现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变化上,也体现在公众对蓝天白云“获得感”和绿水青山“幸福感”的日常体验中。二是生态文明思想宣传从“落地生根”到“根深蒂固”。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大力宣传、引导下,过去环境治理常被认为是环保系统内部的事,是业务领域的事,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则在更多的公众中入脑入心,被普遍认为是全党全社会的事。

当前,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污染防治工作仍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这是“十三五”规划要求的硬性指标,也是生态环境部门心中的“国之大者”,更是社会公众追求“美丽中国梦”的心之所向。虽然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但当触及到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短期利益时,往往有人会产生“逆势而为”的想法,出现“踩刹车”“开倒车”的做法。

下一步,按照污染防治工作精准治污的要求,生态环境舆论引导工作也应坚持“五个精准”。一是问题精准,把脉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现状,在议程设置的有效性上下功夫,为公众疏“堵点”、祛“痛点”、扫“盲点”。二是时间精准,根据环境污染季节性、时段性的特点,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三是区位精准,在推进区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的同时,建立舆论引导的协调联动机制,在区域内形成“齐声共鸣”的舆论环境。四是对象精准,注重分众化传播,唤醒环境问题的“旁观者”和“沉睡者”,将环境问题的“关注者”“觉醒者”变为“参与者”“践行者”。五是措施精准,坚持差异化传播,结合公众对于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需求,创新传播内容、渠道、方式、手段,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传播模式。

期待在2020年“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实现生态文明思想从观念上的“根深蒂固”到实践中的“枝繁叶茂”,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生活从意识上的“知易行难”到实践上的“知行合一”。

马军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世界环境日前夕,我和九位同仁,接过由生态环境部长签署的特邀观察员证书。一年过去了,今天有幸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出汇报,我就从近期一次观察经历讲起吧。

今年五月,我在河北旅途中偶遇一条流淌着黑水的河流,于是我下到河边,通过蔚蓝地图app拍照上传,并分享到微博。当天晚上,收到县环境分局官微回复: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此前已对涉事公司严肃处理,对2名干部追责问责,对受污染的河水回抽处理。

这样的响应速度,既是基于技术进步,更是基于机制创新: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开发了黑臭河举报平台,并联通蔚蓝地图作为举报渠道;生态环境部部署各省市构建的环保微博工作体系,也让这样的网上举报和互动成为了可能。

作为特邀观察员,我在工作中努力发现问题,推动解决;但我也深知个人力量的有限。随着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连续三年成为环境日主题,“人人共享、人人共建”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作为特邀观察员,我们和各地伙伴机构合作,努力扩展公众参与。通过十年PITI指数评价,我们见证了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通过“指尖环保”公益活动,吸引网友晒图近百万,叠加上空气水印,呼唤蓝天常在;举报黑臭水体上万次,联合阿拉善SEE等25家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巡河,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形成在线数据超标“微举报”,会同绿色江南等伙伴机构推动超过3000家次企业作出公开回应。

近期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意见》,特别强调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我们认为生态环境部开展的污染治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是推动企业承担治污主体责任的战略性举措。我们将开放设施都标注在蔚蓝地图上,协助社区公众便捷查询其环境表现,促进其践行守法承诺。

三年污染攻坚将于2020年收官,通过每日跟进环境数据,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也感受到公众对美好环境的更高期待。作为特邀观察员,我会继续努力协助各界用好环境大数据,通过多方良性互动,促进疫后经济社会的绿色恢复,引导公众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共同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家园。

曹增辉

新浪微博高级副总裁

又逢“六五环境日”,去年的这一天,我有幸作为长期支持生态环境工作人士受聘为“特邀观察员”,并现场参与到世界环境日的主场活动当中。一年来,我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观察员”的责任,牵动我的不仅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政要闻,点滴进步、局部创新都带给我欣喜和鼓舞。同时,我日益发觉微博作为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的宣言在环保领域可以得到更加生动的诠释。

回顾过去一年,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也为生态环保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但困难与挑战也推动了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我们看到,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及时印发相关通知,并探索出“云监管”“云帮扶”的新方法,在统筹疫情防控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过去一年,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禁止洋垃圾进口”等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举措,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国际合作领域,我们国家则始终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这些行动和举措所带来的变化都真切反映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青山绿水和清洁的空气为健康、发展带来无限向好的机遇与可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美丽中国,我们都是行动者。从线下到线上,这些行动汇集起巨大的能量,在生态文明这个共同愿景下,戮力同心,美美与共。

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生态环境部为核心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新媒体矩阵不断提升信息公开的度与效,通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各类话题活动,让“有用、有益、有趣”的环保宣传教育以更加广泛和开放的形式深入到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当中。生态环境领域的公益机构、专家和志愿者也通过在公共平台的科普和讨论,潜移默化地为我们树立起更加立体、科学的环保观念。明星名人、意见领袖结合线上活动发出环保倡议,则提升了人们对环保项目的关注度和热情。而以微博上格外热门的“熊猫守护者”功能为例,环保公益类定制产品和品牌活动更是起到了打通渠道路径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公众参与环保项目的频率和效率。浏览一条空气质量预报,上传一张随手拍蓝天的照片,分享一个节约用水的小技巧,“参与”二字是真正推进环保这一典型公益事业的题中之意。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不仅要做环境保护的见证者,更要做亲历者、推动者,因为我们相信,不论在当下还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都没有局外人。

陆琼(女)

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特约评论员

又到一年“六五”时。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有幸成为十位“特邀观察员”之一,亲眼见证了世界环境日中国主场活动的盛况。说来惭愧,2019年的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城市居民,似乎并没有为保卫蓝天做过什么事情,但这几年感受到的蓝天却确实越来越多了。这应当归功于所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者们的奉献,以及全社会的人们对日益趋严的环境规制的配合。

在过去的一年间,“污染防治攻坚战”依然在继续,而无论是蓝天还是碧水,环境质量都稳中有进。在我南方的老家,曾经只在遥远的山区见过的白鹭们,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平原区的水稻田里。在我生活的北京,拿着钓竿的大叔大爷们越来越多地守候在城市中心的河道边。这是老百姓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美丽中国。

面对COVID-19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威胁,环境保护工作者们也没有退缩。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武汉地区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有序进行,而直到此时,不少人可能才第一次意识到,还有一群人像白衣天使保护人们的健康一样保护着环境的健康,而归根结底,还是在保护着我们大家的健康。

面对国际经贸秩序恶化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没有动摇。在刚刚结束完成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反馈意见中,督察组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四个省市和两家中央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不足。没有任何理由能成为放松环境保护这根弦的借口。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诸如哪些(野生)动物能食用的讨论中,不同地区、不同习惯的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偏好。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已经从简单直接的污染防治过渡到复杂多元的生态环境治理。前者涉及到污染-健康响应,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后者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核心价值观下,还需要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协调、去融合。

这就需要在像环境日这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渠道,让更多的人听到有人情味的声音,看到接地气的做法;不仅让人们在初夏的阳光下学习和思考,更要让大家知道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去年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环境日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传统的宣教形式和宣教作品,而邀请流行歌手领唱主题歌曲则让人耳目一新。今年的环境日,一批优秀的多媒体宣传作品陆续展播,其中不乏雅俗共赏的精品。希望它们能在更多的平台上被大家看到。

说到这里,已经在期待明年环境日的精彩。期待明年的天更蓝,水更清,而我们的生态环境文化更加繁荣。虽然今年没有被“特邀观察”,但我还是会“志愿观察”下去,并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发现和思考。

王瑞合(女)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美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因素。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更是经济财富。拥有美丽的生态环境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城市经济带来新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理念以来,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绿色生活越来越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

全国上下致力于生态保护的定力,和绝不懈怠的行动力,共同创造着今日“美丽中国”。

几年前,我们谈起生态环境保护似乎还迷茫且遥远。而今天,生态环境保护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建设绿色城市,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之一。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落地“全国海洋生态建设”,以及“无废城市建设”“绿色产业指导”“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针对精准模块,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还有以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突破的水域治理,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工作等,实现了环境保护的一大跨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相关部门通过顶层设计,让环境保护有目标、有策略,形成集体合力,共同打造美好宜居环境。我们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生态越来越美了。

一江春水、两岸青山,生活在生态文明之都——杭州,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从国家、城市、社区到个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努力。2019年杭州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美丽河湖建设”等环保工作以来,杭州山水更明媚动人。繁星碧水,青山净土,满城生机嫣然。

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建设美丽生态,是需要齐心协力才能胜利的攻坚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一直以来坚持通过提倡“自然教育”,来唤醒人心向善,唤醒环保意识,让生态保护人人心中有,时刻在行动。2019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打造“清源行动”,菜鸟回收计划助力分类回收等多个环保行动,阿里巴巴经济体通过绿色回收、绿色计算、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等方式,将智慧与绿色链接起来。我们相信,互联网、高科技必将成为绿色实践的加速器,借助平台模式、生态思维,我们能更快建设绿色中国。

生态环境保护,注定是一个漫长、持久的征程。治理治标,保护治本,在鲜明的旗帜下,在强有力的治理手段、不断深化的自然教育、和全民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同期待的“美丽中国”必将指日可待。

安维芬(女)

北京市育英学校副校长

很荣幸被生态环境部首次聘为2019年度 “特邀观察员”,作为教育界一名观察员,在本职工作中也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大事,保护环境不仅仅需要政府层面的宏观把控和强力措施,更需要全体公众的自觉参与,通过提升公众的环境科学素质,从根本上转变公众的环境价值观念,进而改变公众的日常行为,理解和支持政府符合科学规律的环保政策,有力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而环保科普、环境教育则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科学素质的最有效手段,学校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则承担着无法推卸的责任。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建设绿色校园, 从树木葱郁的世纪之林,到妙趣横生的小小动物园,从楼道、办公区都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到处于垃圾处理系统,从学生宿舍楼顶的太阳能板,到校园内太阳能充电器,无不向人们诠释着育英人对绿色的向往。同时,我们利用这些丰富资源,开设像种植课、采摘课等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近自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行动来感受自然,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并将这样的理念传递和辐射家人以及更多的人。

学校除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外,也注重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良好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注重以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强化垃圾分类、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并将教育效果向家庭与社区延伸。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不断展开,使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教育工作中,这不仅仅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更坚定了师生投身到环保行动中去的决心。

于现荣(女)

北京富群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

非常荣幸成为2019年度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信任。在过去一年里,我愈发欣喜的看到我国各项保护工作都成效卓著,并且与时俱进,有很多的开拓创新。个人观察整理为如下四点:

1. 坚持环保督察、确保环境质量

过去一年里,生态环境部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持做到“三个坚定不动摇”,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第二个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不动摇。

在过去一年里,我国生态环保标准不降低,督查脚步不放慢,到2019年年底,已经提前完成了“十三五” 规划所确定的生态环保领域7项约束性指标,水、气、声、渣等环境污染因子得到控制,特别是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也深切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更有信心迎接“十三五” 规划收宫之年与“十四五” 规划的到来。

2. 及时信息公开、扩大公众参与

2015年环境法的修订增加了公众环境参与的章节,我很高兴的看到这些年来,生态环境部不仅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也在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保障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中。

“一周要闻”汇集了每周生态环境部重要会议、媒体互动、环境治理、污染举报、环保宣传等最新信息,我最喜欢阅读和转发的是“一图读懂工作进展”专栏,能够非常简洁的看到通俗易懂的生态环保工作计划、进度、成果信息。

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建言献策”平台、12369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个渠道,提交生态环保有关建议了。

3. 宣教形式多样、保护技术创新

过去一年里,我国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宣教活动,除了重大环保节日纪念日专题活动外,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生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视频、宣传片、有关书籍、环保歌曲等,公众可以及时获得环境信息并得到环境教育。

此外,一些创新性理念如无废城市、创新技术如“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测系统”也让人耳目一新,使得环保工作如虎添翼。

4. 及时应对疫情、做好医废管理

2019年底突发的新冠疫情促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对环境管理带来挑战。大量医疗垃圾得到妥善、安全处置,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都行动起来,多渠道宣传公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消毒用品并减少环境影响。

我很自豪,我是环保人;我更骄傲,我生长在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中国。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祖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王津(女)

原北京市西城区环境保护局退休员工

2019年,我有幸作为北京居民的代表,被生态环境部聘请为特邀观察员。一年来,我非常关注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北京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和成绩,大家最亲身的感受就是蓝天多了、空气新鲜了、河水清澈了……不仅城市的变化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变化我感悟更深。

我退休后这两年,随爱人常住平谷的老家,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环境的大变化,这两年村里先是进行了煤改气工程,家家户户拆掉了土炕、大柴锅,用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管道煤气,取暖、做饭既干净、省事又方便,再也闻不到呛鼻的煤烟味和柴火味了;还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通过收购农民自愿交出的多余土地,规划种植了成片的、多种类的树木和花草,过去垃圾遍地、环境脏乱的环境彻底改善,同时成为了村民们散步休闲的郊野公园,真是既养眼又养肺!

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了很多私搭乱建房屋、清理堆物堆料等,村庄环境面貌和秩序明显改善;这个村子虽然道路不像城里的宽敞笔直,但是街道打扫的干净整洁,为减少扬尘,裸露地面也在不断的硬化美化;我还了解到,前两年村里还为每家的房屋外立面做了防火保温墙,更换了塑钢门窗,这也是提升环境质量节约能源的环保举措。我家也积极打造庭院绿化美景,种植树草、花卉、蔬菜,沿院墙种植爬藤植物,改善庭院环境,我们的小院已经成了村里一道别具特色的亮丽风景。据了解,近期村里即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很期待也非常积极响应这一举措,一定按照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上述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提升。但是,改善的步伐还希望再加快一些,特别是这个村子生活污水横流的污水处理问题希望尽快得到改观。我相信,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的天空一定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